技术创新与能源回弹效应之探讨——以中国工业为例

被引:5
作者
夏婷 [1 ,2 ]
陈林 [1 ,3 ]
机构
[1]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2] 台湾义守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学系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源回弹效应; 创新类型; 数据包络分析; 经济发展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4.3 [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04 ; 020201 ;
摘要
由于能源回弹效应的存在,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水平的影响变得复杂,有必要就不同类型的创新行为对能耗水平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运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模型测算了我国30个省份2001~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利用韦恩图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从横向、纵向初步探讨不同创新类型与能源强度的关系,进一步地在划分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就分解因素对能源强度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论表明,能源回弹效应在我国是存在的,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省份开展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以节约能源消耗时,效果受到能源回弹效应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最后,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工业能源回弹效应研究——基于技术进步视角 [J].
吕荣胜 ;
聂铟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6 (05) :695-700
[2]   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1985~2009年中国28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考察 [J].
程云鹤 ;
齐晓安 ;
汪克亮 ;
杨力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5 (01) :51-60
[3]   技术溢出视角下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J].
冯烽 ;
叶阿忠 .
财经研究, 2012, 38 (09) :123-133
[4]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影响——基于中国钢铁行业实证研究 [J].
陈凯 ;
史红亮 ;
闫波 .
工业技术经济, 2011, 30 (04) :24-30
[5]   能源回弹效应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数据为例 [J].
陈燕 .
经济问题, 2011, (02) :126-129
[6]   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 [J].
宣烨 ;
周绍东 .
财贸经济, 2011, (01) :116-121
[7]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反弹效应的估算——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研究 [J].
国涓 ;
凌煜 ;
郭崇慧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1839-1845
[8]   基于技术进步的浙江省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研究 [J].
阳攀登 ;
屈亚平 ;
李敏 .
技术经济, 2010, (08) :62-67
[9]   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 [J].
安同良 ;
周绍东 ;
皮建才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87-98+120
[10]   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J].
吴琦 ;
武春友 .
管理科学, 2009, (01) :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