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省交易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17
作者
蒲杰 [1 ,2 ,3 ,4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2]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3] 四川良讼律师事务所
[4]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委员会
关键词
耕地补偿; 占补平衡; 指标交易; 指标属性; 指标权属;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7.01.002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耕地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总量动态平衡制度是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宏观上的反映。随着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枯竭,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似乎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亟待开展跨省域的占补平衡。同时,业已开展的耕地占补平衡省内指标交易在指标属性、指标权属、指标交易规则等重大问题上都存在理论表达不清的问题,需要予以研究和澄清。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耕地占补平衡的困境与建议——以福建省为例 [J].
张步雄 .
中国土地, 2016, (04) :33-34
[2]   浅谈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天津市为例 [J].
赵卉 ;
郭建超 .
中国房地产, 2014, (19) :57-59
[3]   占补平衡怎样“再平衡”——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市场化交易机制研究 [J].
张秋惠 ;
薛剑 ;
贾文涛 .
中国土地, 2014, (01) :43-45
[4]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J].
岳永兵 ;
刘向敏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 26 (06) :13-16
[6]   成都市耕地保护基金制度的实践与思考附视频 [J].
马义华 ;
李太后 .
改革与战略, 2012, (08) :80-82
[7]   论土地发展权转移与交易的“浙江模式”——制度起源、操作模式及其重要含义 [J].
汪晖 ;
陶然 .
管理世界, 2009, (08) :39-52
[8]   关于实施跨省区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推动伊犁河流域土地资源高效开发的建议 [J].
陈亚宁 ;
胡文康 ;
孙新安 .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S3) :4-6
[9]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的问题与对策 [J].
唐菊华 ;
吕昌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9) :3837-3839+3902
[10]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供给量——从经济适宜性角度分析 [J].
张凤荣 ;
张迪 ;
安萍莉 .
中国土地, 2002, (10)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