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从对地观测卫星到对地观测脑
被引:112
作者:
李德仁
[1
,2
]
王密
[1
,2
]
沈欣
[1
,2
]
董志鹏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地球空间信息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对地观测卫星;
对地观测脑;
智能对地观测系统;
空间感知与认知;
应急响应能力;
天空地一体化协同对地观测;
D O I:
10.13203/j.whugis20160526
中图分类号:
P228 [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21世纪以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快速发展,对地观测系统由最初的单星模式发展为现在的轻小型卫星组建星座,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的对地精细化观测。未来将对地观测卫星星座与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飞机等空间节点通过动态组网,建立天基空间信息网络,以实现智能化空天信息的实时服务。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系统感知、认知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本文提出未来空间信息网络环境下对地观测脑(earth observation brain,EOB)的概念,对地观测脑是基于事件感知的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对地观测脑的概念模型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对地观测脑初级阶段的感知、认知过程。将来对地观测脑可以回答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目标(what object)发生了何种变化(what change),并在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和地点(right place)把这些正确的信息(right information)推送给需要的人(right people)的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全球用户可实时获得所需的任何数据、信息和知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