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被引:52
作者
程立平 [1 ,2 ,3 ]
刘文兆 [1 ]
李志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平顶山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土地利用; 水量平衡; 黄土塬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对陕西省长武黄土塬区裸地、高产农田、苜蓿草地和苹果林地下0—15 m黄土剖面土壤水分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湿交替层内土壤水分具有明显季节性波动变化特征,但其深度范围有别。裸地、高产农田、苜蓿草地和苹果林地分别约为0—5 m,0—4 m,0—2 m和0—3.5 m。干湿交替层以下深层土壤水分状况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其影响大小依次为苜蓿草地>苹果林地>高产农田>裸地,各土地利用方式下表现出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黄土塬区土壤水量平衡计算中土层厚度大小的确定非常重要,这不仅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也与林草植被的生长阶段相联。裸地和高产农田土层厚度选择不宜小于5 m和4 m;未形成深厚稳定土壤干层的苜蓿草地和苹果林地,土层厚度选择不宜小于15 m和10 m;对于已经形成稳定土壤干层的林草地来说,进行年尺度的水量平衡分析时,其计算深度可取降水入渗深度。研究可从土壤水资源的保持及利用的角度上服务于黄土塬区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
引用
收藏
页码:1975 / 19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黄土塬区几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J]. 程立平,刘文兆.应用生态学报. 2012(03)
[2]   黄土塬区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 [J].
程立平 ;
刘文兆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9) :203-207
[3]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对黄土高原的影响(英文)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张岩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9, 19 (06) :707-718
[4]  
Soil water depletion depth by planted vege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J]. WANG ZhiQiang,LIU BaoYuan,LIU Gang & ZHANG YongXu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School of Geogra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06)
[5]   黄土塬区10m深剖面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J].
王锐 ;
刘文兆 ;
李志 .
土壤学报, 2008, (03) :550-554
[6]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人工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 [J].
李军 ;
陈兵 ;
李小芳 ;
赵玉娟 ;
次仁央金 ;
蒋斌 ;
胡伟 ;
程积民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8, (04) :1429-1445
[7]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林地、草地与农田土壤干燥化效应比较 [J].
李军 ;
陈兵 ;
李小芳 ;
赵玉娟 ;
次仁央金 ;
蒋斌 ;
胡伟 .
土壤学报, 2008, (01) :40-49
[8]   黄土高原土壤干燥化问题探源 [J].
杨文治 ;
田均良 .
土壤学报, 2004, (01) :1-6
[9]   黄土旱塬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深层水分消耗与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樊军 ;
郝明德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61-64
[10]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 [J].
穆兴民 ;
徐学选 ;
王文龙 ;
温仲明 ;
杜峰 .
土壤学报, 2003, (02) :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