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D-二聚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8
作者
李晓彤
吕祥兄
张玲娣
机构
[1] 浙江萧山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 动脉斑块; D-二聚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D-二聚体的关系。方法: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急性脑梗死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同时测定3组病例D-二聚体浓度并比较分析。结果:不稳定斑块组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P<0.05、P<0.01);稳定斑块组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无斑块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有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79+685 +68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及其超声分型 [J].
黄铮,龚兰生,施仲伟,沈卫峰,于金德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 (05) :34-37
[2]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动脉粥样硬化 [J].
梅宇 ;
富路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1, (01) :48-50
[3]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夏传友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1, (02) :121-123
[4]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 [J].
石怀银 ;
韦立新 ;
周定标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 (06) :561-563
[5]   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附视频 [J].
陈良 ;
张梅 ;
张运 ;
姚桂华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09) :1398-1400
[6]   脑梗死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J].
卢志权 ;
冯建洪 ;
余炳坚 ;
李介华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01) :29-30
[7]  
D-dimer local expression is in-creased in symptomatic patients undergo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Krupinski J,Catena E,Miguel 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 2007
[8]  
D-dimer assays in patients with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Marci M,Lozzi A,Miconi R,et al. Minerva Cardioangi-ol . 2000
[9]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and atherothrombosis. Juhan-Vague I,Alessi MC.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