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生理生态学数据表征的合理地下水位研究——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过程为例

被引:32
作者
陈亚宁 [1 ]
王强 [2 ]
李卫红 [1 ]
阮晓 [2 ]
陈亚鹏 [1 ]
张丽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关键词
内陆河流; 地下水位埋深; 植物生理响应; 合理地下水位; 塔里木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6 [区域水文地质];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结合对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断面地下水位变化和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分析测试,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主要建群种胡杨和柽柳在不同地下水位条件下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性,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环境下胡杨、柽柳的合理生态水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和柽柳叶片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内源植物激素脱落酸以及细胞分裂素浓度等与地下水位埋深有着密切的关系.随地下水位埋深加大和植物受到的生理胁迫加强,植物叶片的细胞分裂素浓度逐渐减少,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脱落酸含量增加,在距河道最远处(500m)达到最高值;比较胡杨、柽柳对不同断面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可见,在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亚合浦马汗断面,胡杨、柽柳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较小,而在地下水位埋深较大的依干不及麻断面,随地下水位埋深加大,可溶性糖和内源植物激素脱落酸含量呈线性关系增加,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距河道300 m处出现异常积累,反映了植物生理受到强烈胁迫;同时还发现,在一定强度的水分胁迫下,柽柳的生理过程较胡杨强烈,对地下水位埋深变化更为敏感,胡杨的抗旱性较之为强;结合样地调查结果,推测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柽柳的合理生态水位埋深在4 m以内,9 m以下为胡杨和柽柳死亡的临界地下水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应急输水与地表植被响应 [J].
李卫红 ;
陈亚鹏 ;
张宏峰 ;
侯平 .
中国沙漠, 2004, (03) :47-51
[2]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输水的生态效应分析 [J].
陈亚宁 ;
张小雷 ;
祝向民 ;
李卫红 ;
张元明 ;
徐海量 ;
张宏锋 ;
陈亚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5) :475-482
[3]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脯氨酸累积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J].
陈亚宁 ;
陈亚鹏 ;
李卫红 ;
张宏锋 .
科学通报, 2003, (09) :958-961
[4]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问题 [J].
马金珠 ;
高前兆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7, (04) :16-22
[5]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引起环境变化的识别 [J].
陈荷生 .
中国沙漠, 1987, (02) :5-15
[6]   中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J].
张天曾 .
自然资源, 1981, (01) :62-70
[7]   Effects of water deficit on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osmotic adjustment in tetraploid wheats [J].
Rekika, D ;
Nachit, MM ;
Araus, JL ;
Monneveux, P .
PHOTOSYNTHETICA, 1998, 35 (01) :129-138
[8]  
Response of Phragmites australis to water stress from flooding to drought. Elhaak,M. A.,El-Din,A. S.,Sammour,R. H.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