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原测定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16
作者
张淑敏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急性脑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 PAgT采用比浊法,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D-D和Fib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脑梗死患者组100例与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上述4个项目的检测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组AT-Ⅲ为(80.01±11.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Fib和PAgT可作为脑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结论 PAgT、AT-Ⅲ、D-D与脑梗死疾病的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诊断和判断病情的监测标志物,为脑梗死的动态观察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5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脑梗死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余爱芳 ;
尤伟明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3) :3104-3105
[2]   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J].
石冬敏 ;
陈雪梅 ;
钱连华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 (01) :97-99
[3]   进展性脑梗死急性期纤维蛋白原和纤溶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何蕴 ;
马丽丽 ;
邢秀萍 .
血栓与止血学, 2003, (03) :129-130
[4]   脑梗死患者血浆t-pA活性、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临床意义 [J].
王元业 ;
王峰 ;
李林文 ;
巩力 ;
胡屹伟 ;
郭洪志 .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 (01) :70-71
[5]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和血浆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 [J].
张贵斌 ;
白丽君 ;
赵文洲 ;
文芳 ;
余绍祖 ;
黄本友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03)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