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治理是适合中国现实需求的治理模式

被引:86
作者
郭道久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协作治理; 合作治理; 协作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协作治理是不同于以科层体系为基础的传统政府管理的治理理念。协作是较合作更高形态的组织间关系,它强调多元主体基于共同目标的参与、且成为真正意义的决策者,协作主体要共同行动且地位平等,但不排斥实际的领导者存在。在西方语境中,协作治理是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国内公共事务管理模式,而合作治理则是国际社会的治理模式。在中国的语境下,合作治理更强调参与主体的平等地位,而协作治理则强调多元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发挥各自的特定作用。协作的理念切合当前中国社会治理从政府单一主体走向多元治理、政府实际发挥主导作用的现实,比合作治理更有适用性,是中国遵循治理导向从而实现良好治理的现实选择。在中国的地方治理中,杭州的"社会复合主体"是一个协作治理比较成功的案例。它形成了从问题触发、动员力量到协商对话、建立信任、过程承诺,再到取得中间成果并形成长期愿景基础上的依赖和共赢关系的过程,建立起了共识形成、行动整合、沟通交流和利益协调等协作机制,从而较好解决了松散型的集体行动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126 +126-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政府协同治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 [J].
姬兆亮 ;
戴永翔 ;
胡伟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43 (02) :122-126
[2]   多元协作性治理:以草原为例的博弈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 [J].
杨立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4) :119-124
[3]   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 [J].
吕志奎 ;
孟庆国 .
学术研究, 2010, (12) :31-37+58
[4]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J].
郁建兴 ;
王诗宗 .
哲学研究, 2010, (11) :114-120+129
[5]   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 [J].
郑巧 ;
肖文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7) :48-53
[6]   论社会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 [J].
张康之 .
社会科学研究, 2008, (01) :49-54
[7]  
流域政府间横向协调机制研究[D]. 王勇.南京大学. 2008
[8]  
协作性公共管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阿格拉诺夫, 2007
[9]  
Introduc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J] . RosemaryO‘Leary,CatherineGerard,Lisa BlomgrenBingha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2006
[10]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Assessing What We Know and How We Know It[J] . MichaelMcGuir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