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5
作者
许学明
樊庆胜
机构
[1]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溶栓; 临床疗效; 治疗时间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治疗时间窗的因素。方法: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CT检查证实未见明显低密度灶且无出血病灶,在全脑血管造影基础上应用选择性局部动脉溶栓治疗,其中6 h以内溶栓者21例,6~20 h溶栓者7例。术后统计两组血管再通率和14 d后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差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和71.4%,显效率为71.4%和42.8%,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9%和57.1%。结论:局部动脉溶栓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动脉内溶栓时间窗是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6 h作为治疗标准是不够全面的,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基础病情、侧支循环建立等情况合理放宽溶栓时间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J].
龙洁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05) :42-44
[2]  
Local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CONNER F,REMONDA L,MATTLE H,et al. Stroke . 1998
[3]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experi-ence in 26 patients with long-term follow-up. JAHAN K,DUCKWILER G R,KIDWELL C S,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 1999
[4]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J].
杜伟 ;
邵成民 ;
王建林 ;
雷进 ;
贾帆 ;
曹兰芳 ;
柴汝昌 ;
苏伟 ;
顾进川 .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 (03) :231-233
[5]  
Long-term outcome after local intra-arterial fibrinolysis ofbasilar artery thrombosis. BERG-DAMMER E,FELBER S E,HENKES H,et 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 2000
[6]   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 [J].
李斗 ;
雷燕妮 ;
单莎林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1) :28-30
[7]  
Predica-tors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intra-arterial thromboloysis. KIDDELLCS,SAVER J L,CARNENDO J,et al. Stroke . 2002
[8]  
Measure-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ction to a clinical examinationscale. BROTT,ADAMS H P,OLINGER C P,et al. Stroke . 1989
[9]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长期疗效 [J].
张青 ;
金征宇 ;
黄一宁 ;
杨宁 ;
刘巍 ;
潘杰 ;
崔丽英 ;
高山 ;
叶健 ;
徐蔚海 ;
陈君 ;
戴建平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06) :401-404
[10]   应用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观察 [J].
杜德坤 ;
叶更新 ;
刘廉 ;
梁山元 ;
曾文 .
广东药学院学报, 1997, (02)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