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的法理解读

被引:65
作者
杨春福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风险社会; 社会风险; 自然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风险社会理论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已经成功地波及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风险社会与社会风险是存在差异的概念,对风险社会的理解必须置于特定的语境和场域之中,中国的风险社会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与时代背景。风险社会的生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和理念更新,法理学界应当认真对待这种大变革。文章主要从法律理念以及法律制度的构建与运行层面对风险社会进行法理学的解读。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 [J].
贝克 ;
邓正来 ;
沈国麟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208-231+246
[2]   风险社会中的法律变迁 [J].
徐显明 .
法制资讯, 2010, (Z1) :32-36
[3]   法官应该是司法能动主义者——从李慧娟事件说起 [J].
杨春福 .
现代法学, 2009, 31 (06) :158-167
[4]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 [J].
郑杭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2) :10-19+204
[5]   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 [J].
乌尔里希·贝克 ;
王武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03) :26-45
[6]  
合作治理与新行政法[M]. - 商务印书馆 , (美) 弗里曼, 2010
[7]  
民法导论[M]. - 法律出版社 , (德) 施瓦布, 2006
[8]  
权利的成本[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史蒂芬·霍尔姆斯(StephenHolmes), 2004
[9]  
世界风险社会[M].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 2004
[10]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MirjanR.Damaska)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