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方意愿调查的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被引:36
作者
彭晓春 [1 ]
刘强 [1 ,2 ]
周丽旋 [1 ]
郑淑颖 [3 ]
郭梅 [1 ]
张杏杏 [1 ,2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关键词
条件价值评估法; 生态补偿机制; 东江流域; 利益相关方; 受偿意愿; 支付意愿;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7.042
中图分类号
F062.2 [生态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流域生态补偿已经成为解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协调流域上下游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东江流域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条件价值评估法评估流域上下游利益相关方生态补偿意愿,并探讨构建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意愿调查结果表明,流域内居民对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有很高的积极性,对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有较高的认同度;下游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支付意愿为332.7~364.5元/(年·户),上游农民对于林地保护的平均受偿意愿为360.75元/(年·hm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受教育水平、收入、自来水水质对支付意愿影响显著,而受偿意愿受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影响明显;充分考虑并协调好流域上下游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对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05 / 16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不同利益相关方认知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探讨——以上海市水源地和用水区居民问卷调查为例 [J].
车越 ;
吴阿娜 ;
赵军 ;
杨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0) :1829-1836
[2]   流域生态补偿的环境责任界定模型研究 [J].
许晨阳 ;
钱争鸣 ;
李雍容 ;
彭本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8) :1488-1496
[3]   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与利益相关者受偿意愿及经济补偿研究——以鄱阳湖生态脆弱区为例 [J].
李芬 ;
甄霖 ;
黄河清 ;
韩鹏 ;
刘雪林 ;
姜鲁光 ;
魏云洁 .
资源科学, 2009, 31 (04) :580-589
[4]   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实践 [J].
阮本清 ;
许凤冉 ;
张春玲 .
水利学报, 2008, (10) :1220-1225
[5]   海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J].
李芬 ;
陈红枫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6) :113-118
[6]   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思考——以东江为例 [J].
许振成 ;
叶玉香 ;
彭晓春 ;
周广飞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5) :598-602
[7]   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 [J].
秦艳红 ;
康慕谊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557-567
[8]   社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和受偿意愿研究——以泾河流域为例 [J].
刘雪林 ;
甄霖 .
资源科学, 2007, (04) :103-108
[9]   环境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WTA/WTP不对称 [J].
赵军 ;
杨凯 ;
刘兰岚 ;
陈婷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5) :854-860
[10]   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无锡市五里湖综合治理的评价 [J].
贺桂珍 ;
吕永龙 ;
王晓龙 ;
韩竞一 .
生态学报, 2007, (01) :27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