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取暖期可吸入颗粒物中单颗粒矿物组成特征

被引:7
作者
肖正辉 [1 ]
邵龙义 [1 ]
孙珍全 [1 ]
张宁 [2 ]
李卫军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系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兰州市;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单矿物颗粒; 能谱扫描电镜(SEM/EDX);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研究兰州市2005年冬季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单颗粒的矿物组成,用能谱扫描电镜识别和统计了兰州市区(东方红广场)和郊区(榆中县)两个采样点的单矿物颗粒。结果在市区样品中识别出方解石、伊/蒙混层、石英、斜长石、伊利石、石膏、绿泥石、高岭石、浊沸石和钾长石等21种矿物,前7种占统计总量的75%以上;郊区样品中识别出20种矿物,以方解石、石英、伊利石、绿泥石、斜长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占70%以上),与市区相比缺少钾石膏、金红石和水铝酸钙而增加了硫酸镁和磷灰石。总体来看,大气PM10中的矿物颗粒可分为粘土类、长石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氧化物类和其他六类,以粘土类和碳酸盐类矿物为主(约占60%);冬季市区颗粒物表面的“硫化”现象较郊区严重;这些矿物颗粒主要来自地表土,人为排放和大气中二次化学反应生成的矿物的贡献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气颗粒物单颗粒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J].
邵龙义 ;
杨书申 ;
李卫军 ;
肖正辉 ;
陈江峰 .
古地理学报, 2005, (04) :535-548
[2]   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本地源与外来源的区分——元素比值Mg/Al示踪法估算矿物气溶胶外来源的贡献 [J].
韩力慧 ;
庄国顺 ;
孙业乐 ;
王自发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2005, (03) :237-246
[3]   我国沙尘暴变化及降尘特征研究 [J].
刘蔚 ;
王涛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4, (S1) :26-32
[4]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矿物组分的X射线衍射研究 [J].
吕森林 ;
邵龙义 ;
时宗波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1) :9-12+8
[5]   环境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矿物学研究 [J].
吕森林 ;
邵龙义 ;
时宗波 ;
李红 ;
肖正辉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05) :707-710
[6]   兰州城市冬季大气气溶胶特征的综合观测研究 [J].
刘吉 ;
陈长和 .
兰州大学学报, 2003, (04) :104-108
[7]   粘土矿物的环境意义 [J].
汤艳杰 ;
贾建业 ;
谢先德 .
地学前缘, 2002, (02) :337-344
[8]  
我国4个大城市空气PM2.5、PM10污染及其化学组成[J]. 魏复盛,滕恩江,吴国平,胡伟,W.E.Wilson,R.S.Chapman,J.C.Pau,J.Zhang.中国环境监测. 2001(S1)
[9]   合肥市大气颗粒物组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J].
陈天虎 ;
冯军会 ;
张宇 ;
李宏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4) :433-436
[10]   黄土高原现代天然降尘的组成、通量和磁化率 [J].
孙东怀 ;
苏瑞侠 ;
陈发虎 ;
袁宝印 ;
David Rea .
地理学报, 2001, (02) :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