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与作用

被引:64
作者
陆大道
樊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 空间结构; 地域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是在全球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中、以着力解决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色的学科创新。将区域作为一个开放、动态变化的系统,探讨其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状态及应对能力,研究区域系统中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以及区域内部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协调程度,解剖在科技、体制、文化不断创新驱动下的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竞争能力,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受关注的科学命题,也使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弥补地球系统科学重自然圈层相互作用、轻自然与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缺陷方面具有独到的学科价值。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助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可持续城市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咨询报告、主体功能区划和灾后重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和地方重大地域规划的研制,在促进区域差异化发展、重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经济布局、走可持续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方面,影响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转换为政府行为,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300+319 +31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J].
邓伟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959-969
[2]   “十一五”期间地域空间规划的科技创新及对“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建议 [J].
樊杰 ;
孙威 ;
陈东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 (06) :601-609
[3]   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J].
张小雷 ;
李春华 ;
宋亚君 .
干旱区地理, 1997, (02) :1-8
[4]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毛汉英 .
地理研究, 1996, (04) :16-23
[5]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吴传钧 .
经济地理, 1991, (03) :1-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
[7]  
西江经济带(广西段)可持续发展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樊杰主编, 2011
[8]  
中国地域空间功能及其发展[M]. 中国大地出版社 , 陆大道, 2011
[9]  
中国山区发展报告[M]. 商务印书馆 , 陈国阶, 2010
[10]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资源环境保障报告[M]. 科学出版社 , 方创琳等,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