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治理的多元模式探析

被引:9
作者
郭风旗
机构
[1] 苏州大学 苏州
关键词
公共物品治理; 多元模式; 区域公共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公共物品治理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重要性凸显。公共物品治理包含着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两个纬度,经济学科纬度主要涉及物品的供给问题,而管理学科则主要关注物品有效管理的问题。广义的公共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收费物品和公用物品, 根据供给和管理是否有效两个标准,私有化模式、国家化模式和自主组织、自主治理模式都不是公共物品供给的唯一和最佳模式。分析表明,多元化模式才是农村公共物品治理的正确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研究 [J].
刘银喜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3) :62-65
[2]   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J].
肖文涛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2) :119-123
[3]   对公共产品短缺现象的困惑和释疑 [J].
詹建芬 .
江淮论坛, 2005, (01) :24-29+23
[4]   增加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协调城乡经济发展 [J].
楚永生 ;
丁子信 .
农业经济, 2004, (08) :6-7
[5]   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 [J].
雷晓康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122-126
[6]  
经济学原理[M].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 曼昆 (Mankiw, 2003
[7]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E.S.萨瓦斯(E.S.Savas)著, 2002
[8]  
公共经济学[M].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樊勇明, 2001
[9]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 - 上海三联书店 ,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著, 2000
[10]  
集体行动的逻辑[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奥尔森 (Olson,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