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422
作者
谢和平 [1 ]
周宏伟 [2 ]
薛东杰 [2 ]
王宏伟 [2 ]
张茹 [1 ]
高峰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工程科学与灾害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极限深度; 地温; 巷道变形;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04.011
中图分类号
TD823 [地下开采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从分析开采深度的增加导致一系列工程灾害如岩爆、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底板突水等日益严重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深部、浅部差异的量化界线。进一步针对煤炭科学开采对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从工作面环境温度、巷道变形控制以及采动岩体能量聚集灾变等方面,论述了极限开采深度的概念,给出了极限深度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开采条件下采动力学行为研究 [J].
谢和平 ;
周宏伟 ;
刘建锋 ;
高峰 ;
张茹 ;
薛东杰 ;
张勇 .
煤炭学报, 2011, 36 (07) :1067-1074
[2]   制冷降温技术在平煤四矿的研究与应用 [J].
朱林 .
煤矿开采, 2011, 16 (02) :56-58
[3]   高温矿井极限开采深度 [J].
汤元元 ;
菅从光 ;
张晓磊 ;
乐俊 .
煤矿安全, 2010, 41 (03) :30-32
[4]   局部降温技术在平煤十矿的研究与应用 [J].
杨永锋 ;
李全根 .
煤炭工程, 2009, (10) :52-54
[5]   冰浆制冷降温系统在平煤六矿的应用 [J].
杜卫新 ;
郑光相 .
煤炭工程, 2009, (04) :63-65
[7]   回采工作面空调降温效果的数值分析 [J].
赵运超 ;
梁栋 ;
孙京凯 ;
丁云飞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7, (06) :18-20+23+95
[8]   中国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统计分析 [J].
赵德安 ;
陈志敏 ;
蔡小林 ;
李双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6) :1265-1271
[9]   深部的概念体系及工程评价指标 [J].
何满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54-2858
[10]   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 [J].
钱七虎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