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系统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被引:28
作者
夏军 [1 ,2 ]
张翔 [1 ,2 ]
韦芳良 [1 ,2 ]
王强 [1 ,2 ]
佘敦先 [1 ,2 ]
徐晶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
关键词
水系统; 水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人文过程; 关联;
D O I
10.13476/j.cnki.nsbdqk.20180001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针对变化环境的水循环与水安全问题,对水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意义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以多学科视角,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以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问题是当前国际地球系统水科学发展前沿。分析了水系统研究的难点与水-社会-生态关联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强调了水系统的耦合与解耦、水系统模型的敏感性、水系统的监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性,探讨了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间的协同演变及其集合响应机制研究于构建水系统耦合模型的必要性。以淮河、鄱阳湖、汉江为例,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水系统理论在我国水问题研究中的实践与指导意义,并认为水系统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应加强内在机理及概化准确性等方面的研究,构建水系统模拟平台,增强水系统模型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加强在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与决策管理中应用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13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水文变异下淮河长吻鮠生境变化与适宜流量组合推荐 [J].
孟钰 ;
张翔 ;
夏军 ;
吴绍飞 ;
王俊钗 ;
Christopher JGippel .
水利学报, 2016, 47 (05) :626-634
[2]   不同流量情景径流对水质组合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研究——以淮河流域蚌埠闸为例 [J].
吴绍飞 ;
张翔 ;
邵全喜 ;
Christopher J Gippel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 23 (04) :669-679
[3]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分析 [J].
陈燕飞 ;
张翔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7) :1163-1167
[4]   鄱阳湖湿地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J].
张翔 ;
邓志民 ;
潘国艳 ;
吴绍飞 ;
肖洋 ;
朱才荣 .
生态学报, 2015, 35 (22) :7580-7588
[5]   淮河水量水质联合调度风险分析 [J].
张翔 ;
李良 ;
吴绍飞 .
中国科技论文, 2014, 9 (11) :1237-1242
[6]   鄱阳湖湿地苔草对水位变化的响应 [J].
邓志民 ;
张翔 ;
罗蔚 ;
肖洋 ;
潘国艳 ;
陈龙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 (05) :865-876
[7]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入湖总水量变化与旱涝急转规律分析 [J].
罗蔚 ;
张翔 ;
邓志民 ;
肖洋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 21 (05) :845-856
[8]   我国水资源管理与水系统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J].
夏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4) :394-398
[9]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J].
夏军 ;
刘春蓁 ;
任国玉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1) :1-12
[10]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影响的不确定性分析——以汉江上游为例 [J].
张翔 ;
夏军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5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