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23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郑强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083304 ;
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机理,然后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同度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199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系统间的耦合互动效应不明显,长期处于颉颃阶段;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从轻度失调发展到中度协调阶段,但这种协调更多的由子系统的快速发展所贡献而非系统间的耦合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研究 [J].
薛桂霞 ;
钟钰 .
农村经济, 2015, (01) :93-97
[2]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J].
董梅生 ;
杨德才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4) :14-24
[3]   “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 [J].
袁晓玲 ;
景行军 ;
杨万平 ;
班斓 .
城市问题, 2013, (11) :54-60
[4]   中国实现“四化同步”的挑战:目标VS制度 [J].
杨鹏 ;
朱琰洁 ;
许欣 ;
马恒运 ;
王济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1) :87-96+112
[5]   “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 [J].
李二超 ;
韩洁 .
改革, 2013, (07) :152-159
[6]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J].
冯献 ;
崔凯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3) :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