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0年中国气候与物候的变化研究

被引:77
作者
葛全胜
郑景云
张学霞
郝志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过去40年; 中国; 气候; 物候; 变化;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中国近40年的日气候观测资料与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中国气温、降水与自然物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近40年来,从全国平均状况看,较为明显的升温阶段出现在1980年以后.其中升温率最大的时期为非生长期,最小的时期为生长期.从区域变化差异看:东部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和新疆的部分地区生长期温度在1980年以后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地区出现在华北;降温区则出现在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游)以及新疆的部分地区.(2)生长期期间,全国平均降水在近40年中存在明显的准年代波动,却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但1980年以后,生长期期间降水趋势变化的区域差异却较为明显:新疆、东北及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降水增加,而除此之外的全国大多数地区则以降水减少占绝对优势;其中华北地区的降水减少最为明显.(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下游地区与云南南部春季物候期提前,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游地区春季物候期推迟;这一变化趋势与中国生长期期间的温度变化趋势相对应.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气候增暖对我国近40年植物物候变化的影响 [J].
郑景云 ;
葛全胜 ;
郝志新 .
科学通报, 2002, (20) :1582-1587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 [J].
沙万英 ;
邵雪梅 ;
黄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17-326
[3]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朱锦红 ;
姚檀栋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4) :9-18
[4]   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气象学报, 1997, (04) :35-46
[5]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J].
丁一汇,戴晓苏 .
气象, 1994, (12) :19-26
[6]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J].
陈隆勋 ;
邵永宁 ;
张清芬 ;
任阵海 ;
田广生 .
应用气象学报, 1991, (02) :164-174
[7]   Response of tree phenology to climate change across Europe [J].
Chmielewski, FM ;
Rötzer, T .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1, 108 (02) :101-112
[8]  
Earlier plant flowering in spring as a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in the Washington, DC, area[J] . Mones S. Abu-Asab,Paul M. Peterson,Stanwyn G. Shetler,Sylvia S. Orli.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 2001 (4)
[9]  
Spring phenology trends in Alberta, Canada: links to ocean temperature[J] . E. G. Beaubien,H. J. Freeland.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 2000 (2)
[10]  
Long-term phyto-, ornitho- and ichthyophenological time-series analyses in Estonia[J] . Rein Ah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