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裂变式扩散:一种社会交换分析

被引:60
作者
陈国权
毛益民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腐败; 裂变式扩散; 腐败网络; 社会交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腐败与反腐败是一个不断博弈的矛盾过程,腐败的形态在反腐败中不断演变。随着腐败产生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当前中国腐败现象的蔓延形态呈现出"裂变式扩散",即腐败从个体向群体甚至向整个组织扩散,从低层级按管理逻辑向高层扩散。对中国腐败裂变式扩散现象进行社会交换分析,发现其存在两种动力机制:一是内驱机制,即腐败行动者为了更安全地实现利益扩张而建构腐败关系网络;二是外驱机制,即腐败行动者受到圈子内规范约束而维护腐败关系网络。腐败关系网络的生产和再生产导致了腐败裂变式扩散。但腐败的裂变式扩散是一个通过策略实施耦合上述两种动力机制的复杂过程。腐败行动者通过风险评估和试探交换策略来寻找腐败交换对象,通过拟亲化和服务渗透策略使自身进入"自家人"圈子,通过共赢共溃策略来增强腐败群体的利益共同体意识。腐败交换秩序是上述策略实施的综合结果,这种微观社会秩序生产着支持自身运作的规范与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人情网络里的腐败行为——基于负债感的分析 [J].
张咏梅 ;
刘子馨 .
兰州学刊, 2012, (02) :62-65+82
[2]   我国公务员集体腐败问题研究——基于过程模型的视角 [J].
张鹏 .
政治学研究, 2011, (05) :67-73
[3]   人际关系视角中的腐败犯罪窝案现象分析 [J].
汪明亮 .
现代法学, 2011, 33 (02) :185-193
[5]   社会网络的结构与文化:腐败问题再研究 [J].
白锐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9) :81-84
[6]   “涉入”与“知情”:集体腐败道路上分离的两点 [J].
薛刚 .
政治学研究, 2010, (01) :93-105
[7]   集体腐败:一种危险的不良趋势 [J].
过勇 .
人民论坛, 2008, (20) :38-39
[8]   社会资本的本土化与腐败网络 [J].
卫磊 .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09) :119-124
[9]   经济转轨、制度与腐败——中国转轨期腐败蔓延原因的理论解释 [J].
过勇 .
政治学研究, 2006, (03) :53-60
[10]   经济转轨、集体腐败与政治改革——基于中国转轨经验的经济学分析 [J].
吴一平 .
当代经济科学, 2005, (02) :21-2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