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民主、村干部角色及其行为模式

被引:79
作者
孙秀林
机构
[1]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关键词
村庄治理; 村庄民主; 村干部; 双重角色;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09.01.00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对于中国乡村精英角色及其行为模式的讨论,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民主制度引入农村地区后,村干部的角色定位是否有所变化?在日常的治理过程中,其行为模式与角色定位是如何实现的?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以深入的个案调查为基础,而且也离不开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以6省的数据,来定量化地考察村庄民主对于村干部行为模式与角色定位的影响。实证模型结果显示,村庄民主的实行,可以促使村干部在日常治理过程中减少对于国家任务的关注,而增加对于社区事务的关注,从而使其角色定位更倾向于社区利益代言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8+225 +225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 [J].
王淑娜 ;
姚洋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1-130
[2]   村民自治、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投资 [J].
罗仁福 ;
张林秀 ;
黄季焜 ;
罗斯高 ;
刘承芳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295-1310
[3]   村庄选举和收入分配——来自8省48村的证据 [J].
沈艳 ;
姚洋 .
经济研究, 2006, (04) :97-105+114
[4]   经济发展与竞争性的村委会选举 [J].
胡荣 .
社会, 2005, (03) :27-49
[5]  
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6]   日本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 [J].
郝秉键 .
清史研究, 2004, (04) :94-111
[7]   国外学者视野中的村民选举与中国民主发展:研究述评 [J].
郭正林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5) :70-77+81
[8]   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J].
徐湘林 .
战略与管理, 2003, (04) :98-104
[9]   失范的契约——对一示范性村民自治章程的解读 [J].
于建嵘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1) :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