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实现机制研究

被引:4
作者
罗红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实现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规范实施机制、保障机制和分类实现机制四大内容,这些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条件准入与财政体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J].
郑鑫 .
开放导报, 2012, (01) :13-17
[2]   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J].
张翼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2) :14-26+111
[3]   利益协调推进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新模式 [J].
蒋永穆 ;
杨少垒 .
教学与研究, 2010, (01) :11-19
[4]   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 [J].
蔡昉 ;
都阳 .
中国人口科学, 2002, (04) :3-9
[5]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 [J].
王春光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07)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