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稀濒危荒漠植物保护等级的定量研究

被引:52
作者
陶玲
李新荣
刘新民
任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兰州
关键词
珍稀濒危; 荒漠植物; 保护等级评价; AH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本文以中国西北荒漠地区 50种荒漠植物作为定量研究的对象 ,根据层次分析法 (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理论 ,选取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分布区、分类学地位、生物学指标及利用价值 4个指标 ,将生物学指标量化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和 1年生草本 4个指标变量 ;将利用价值量化为科研、药用、饲 (食 )用、薪炭用和其它价值 5个指标变量 ,分别构建判断矩阵 ,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 ,定量研究各指标在珍稀濒危等级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及重要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 :对 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保护等级进行排序 ,结论基本符合《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中国植物红皮书》的分级结果。盐桦 (Betulaholophila)、矮沙冬青 (Ammopip tanthusnanus)、贺兰山丁香 (Syringapinnatifoliavar.alashanica)、沙生柽柳 (Tamarixtaklamakanensis)、四合木(Tetraenamogolica)、新疆丽豆 (Colophacasoongoria)、喀什女蒿 (Hippolytiakaschgarica) 7种荒漠植物被列为 1级保护 ,占总数的 1 4 % ;裸果木等 2 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 2级保护 ,占总数的 4 4% ;梭梭等 1 9种荒漠植物被列为 3级保护 ,占总数的 38% ;星毛短舌菊、盐豆木 2种荒漠植物被列为等外 ,占总数的 4 %。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粤北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对策 [J].
苏志尧 ;
陈北光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1) :26-32
[2]   试论我国沙漠地区植物区系的发生与形成 [J].
刘媖心 .
植物分类学报, 1995, (02) :131-143
[3]   银缕梅物种濒危度的定量分析 [J].
魏宏图,金念慈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4, (03) :1-8
[4]   地区性的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J].
许再富 ;
陶国达 .
云南植物研究, 1987, (02) :193-202
[5]  
苏浙皖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分级指标的研究[J]. 薛达元,蒋明康,李正方,黄致远,宗世贤,杨开红.中国环境科学. 1991 (03)
[6]  
农业生态系统分析[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骆世明, 1996
[7]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