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能耗产业的地区间相对有效性及其影响

被引:17
作者
张红霞
刘起运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能耗; 相对有效性; 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08.04.010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非参数计量经济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我国几个高能耗工业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使用的地区间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对我国能耗的总体影响(也即高能耗产业相对效率缺乏的省市提高其相对效率对我国单位GDP能耗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有:高能耗产业大部分地区的生产存在能源的浪费;高能耗工业产业能源使用的相对有效性对我国总体能耗强度有显著影响;效率缺乏程度高,或者效率缺乏程度不高但是生产规模大的省区的影响更为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改进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兼论“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合理性 [J].
周建 .
财经研究, 2007, (07) :82-91
[2]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
[3]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史丹 ;
张金隆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8) :30-32
[4]   DEA概论与CR模型——数据包络分析(一) [J].
魏权龄 ;
岳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89, (01) :58-69
[5]  
数据包络分析(DEA)[M]. 科学出版社 , 魏权龄, 2004
[6]  
What goes up: recent trends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J] . Jonathan E. Sinton,David G. Fridley.Energy Policy . 2000 (10)
[7]  
Input-Output Anatomy of China’s Energy Use Changes in the 1980s[J] . Xiannuan Lin,Karen R. Polenske.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1995 (1)
[8]  
The Energy Situation in China[J] . Tatsu Kambara.The China Quarterl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