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土地复垦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效应

被引:77
作者
李保杰 [1 ,2 ]
顾和和 [2 ]
纪亚洲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2]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复垦; 地理信息系统; 煤矿区; 景观格局; 生态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为了揭示矿区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应用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徐州市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结合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赋以权重,对矿区复垦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部分评价因子呈现出正效应或负效应,如: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生态廊道的密度和面积增大使生物多样性提高等为正效应,但由于生态廊道的建设,宽度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加,对景观斑块进行切割,降低了最大斑块面积,使斑块破碎度提高而对矿区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应采取生物、工程、技术措施来进行生态补偿。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景观生态学.[M].邬建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基于RS,GIS的徐州城北矿区生态景观修复研究 [J].
侯湖平 ;
张绍良 ;
闫艳 ;
郭士永 ;
顿德光 ;
金玉洁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39 (04) :504-510
[3]   基于平原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土地复垦的水系修复规划——以徐州九里矿区为例 [J].
渠俊峰 ;
李钢 ;
张绍良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2) :10-13
[4]   基于3S技术的大型露天矿区复垦地景观变化分析 [J].
毕如田 ;
白中科 ;
李华 ;
叶宝莹 .
煤炭学报, 2007, (11) :1157-1161
[5]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国外学者观点 [J].
杨光梅 ;
李文华 ;
闵庆文 .
生态学报, 2006, (01) :205-212
[6]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植被恢复过程多样性变化 [J].
郭逍宇 ;
张金屯 ;
宫辉力 ;
张桂莲 ;
董志 .
生态学报, 2005, (04) :763-770
[7]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J].
张洪波 ;
胡振琪 ;
陈秋计 ;
谢宏全 ;
刘昌华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01) :26-28
[8]   工矿区陆面演变动态监测中的遥感信息处理 [J].
杜培军 ;
陈云浩 ;
方涛 ;
郭达志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4, (03) :15-19
[9]   焦作矿区塌陷土地复垦与可持续利用 [J].
张健雄 ;
李敏 ;
王宝山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3, (06) :63-65
[10]   五阳矿区采煤塌陷地混推和剥离复垦比较研究 [J].
师学义 ;
杨玉敏 ;
孟繁华 .
煤炭学报, 2003, (04) :38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