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反定型化与未完全理论化合意 中国宪政模式的一种叙述纲要

被引:35
作者
田雷
机构
[1]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反定型化; 未完全理论化合意; 中国宪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重新发现中国宪法的理论自觉下,本文以中国宪政模式为题,以"差序格局"、反定型化和未完全理论化合意为关键词,层层递进发现了中国宪政的一种结构性面向。"差序格局"是中国宪政模式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宪法实践和理论思考的立足点。反定型化是"八二宪法"时代的改革策略。中国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包含并且包容着参差多态的地方模式,这种地方试验主义的宪法允许由下而上、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试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宪政作为一种政治整合机制,必须自觉地保持共识的未完全理论化,这不仅是建设一个各得其所的自由社会的要求,还是由"差序格局"政治空间及其内部差异性与反定型化作为特定时期的宪法策略所共同决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27 / 951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条条与块块关系下的法院院长产生 [J].
刘忠 .
环球法律评论, 2012, 34 (01) :107-125
[2]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下篇) [J].
汪晖 .
社会观察, 2012, (01) :14-19+1
[3]   列国竞争、乡邑自治与中央集权——康有为海外游记中的“封建一郡县”问题 [J].
张翔 .
开放时代, 2011, (11) :55-78
[4]   通过试验制定政策:中国独具特色的经验 [J].
韩博天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 17 (03) :103-112+128
[5]   中国宪法的现状 [J].
Lynn T.White III ;
马俊亚 .
开放时代, 2009, (12) :69-77
[6]   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 [J].
王绍光 .
开放时代, 2009, (07) :36-40+26
[7]   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 [J].
韩博天 ;
石磊 .
开放时代, 2008, (05) :31-51
[9]   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 [J].
甘阳 .
读书, 2007, (06) :3-13
[10]   宪法变通与地方试验 [J].
张千帆 .
法学研究, 2007, (01) :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