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捷状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针刺干预后的变化

被引:5
作者
王淑荣
孙忠人
戴亚美
郝秀兰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科,黑龙江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科,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运动神经元; 针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5 [周围神经及神经节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了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wrotrophicfactors,CNTF)表达水平及针刺、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干预后的相关变化,旨在探讨针刺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选用160只Wister大鼠,分电针组、药物组(NGF)、手针及模型、假手术组5组。钳夹坐骨神经制造周围神经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光、电镜相结合方法,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不同干预手段、对不同时间点脊髓CNTF阳性运动神经元的计数和吸光度水平。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腰段脊髓CNTF阳性运动神经元数量和吸光度水平7d犤模型组CNTF阳性神经元数为(61.42±0.42)%犦开始下降,14d犤50.94±2.96)%犦明显下降,21d犤42.72±4.51)%犦达最低水平,28d犤49.37±2.70犦开始恢复,伤侧比对侧更为明显(P<0.05);针刺及NGF治疗,能降低神经元死亡数量、减少其吸光度下降程度(P<0.05),并能减轻神经元肿胀变性的形态学变化。结论:针刺及NGF能促进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加快内源性CNTF水平的恢复;能减轻神经元的变性坏死程度,减少神经元的死亡。
引用
收藏
页码:6954 / 69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J].
龙何祥 ;
冯龑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28) :6126-6127+6283
[2]   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余茜 ;
李晓红 ;
雷晴 ;
何晓彬 ;
何成松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7) :1314-1315
[3]   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感觉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J].
余茜 ;
李晓红 ;
申丕强 ;
何成松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04) :674-675
[4]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雪旺氏细胞与周围神经再生 [J].
李陶 ;
陈意生 ;
王禾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1, (01) :25-27
[5]   周围神经损伤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J].
石向群 ;
范明 ;
陆兵勋 ;
米瑞发 ;
杨金升 .
中华创伤杂志, 2000, (06) :36-38
[6]   CNTF对运动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J].
石向群 ;
杨金升 ;
陆兵勋 ;
范明 .
现代康复, 2000, (10) :1502-1503
[7]   短刺加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的观察 [J].
欧阳八四 .
中国针灸 , 1999, (12) :19-20
[8]   电针、神经生长因子影响周围神经再生形态与功能恢复的比较分析 [J].
李澎涛 ;
陶之理 ;
蔡虹 .
中国针灸, 1999, (09) :44-48+4
[9]   HRP法对再生周围神经运动功能康复机制的形态学分析 [J].
李澎涛 ;
陶之理 .
解剖科学进展, 1999, (01) :49-53
[10]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桡神经麻痹42例 [J].
尚志英 ;
李万庆 ;
王仲秋 .
上海针灸杂志, 1998, (01)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