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乡村的失落:理性派抑或乡愁派

被引:6
作者
王君柏
机构
[1] 江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理性派; 乡愁派; 区域平衡; 相对失落; 城乡二元结构;
D O I
10.14086/j.cnki.wujhs.2016.02.010
中图分类号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近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日益显现。广大内地农村,从绝对意义上看确实进步很大,但从相对意义上来看,实存在失落并且继续走向衰落的趋势。对此趋势,理性派认为是必然的,甚至认为衰落的可能还不够彻底;乡愁派则认为衰落的农村需要加以挽救。务实的态度应该是综合两派观点,一方面,顺应历史,继续加大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另一方面,立足现实条件,充分挖掘一切现阶段可以利用的条件,提高留守乡村者的生活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印农村社会保护比较.[M].张晓山; 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美)约翰逊著.商务印书馆.2004,
[3]  
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费孝通著;.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4]   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分析 [J].
乌丙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5)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