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出现问题及对策

被引:1
作者
万安 [1 ]
机构
[1] 安庆师范学院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阴性反应; 杂音染色; 非特异性染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8 [组织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免疫组织化学法由最初的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逐渐发展出现了多种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得到提高,该方法具有技术统一,定性可靠,定位精确和定量准确等优点,但由于其步骤繁多,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列举了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实验者应系统地分析和查找染色过程中原因,以便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更要严格操作步骤,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干扰。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17 +30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免疫组织化学胶片制作方法的改进 [J].
杨秀静 ;
陈书媛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06) :805-805
[2]   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几点体会 [J].
田野 ;
张伟 ;
周永梅 ;
赖日权 .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3, (03) :62+89-62+89
[3]   加热抗原修复对内源性抗生物素蛋白结合物的影响及其对策 [J].
周小鸽 ;
王鹏 ;
陆鸣 ;
刘丽娜 ;
张彦宁 ;
张淑红 ;
陈光勇 ;
张长淮 ;
黄受方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2, (06) :10-15
[4]   免疫组化技术的改进实践 [J].
蒋金芳 ;
高静 ;
王兆平 .
农垦医学, 2001, (06) :392-393
[5]   免疫组织化学的标准化 [J].
刘华庆 ;
欧阳旭红 .
贵州医药, 2001, (08) :754-755
[6]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及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倪灿荣,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