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板栗林下栗蘑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被引:12
作者
隗永青
曹均
曹庆昌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北京郊区; 板栗林; 栗蘑; 技术; 效益;
D O I
10.13629/j.cnki.53-1054.2010.02.010
中图分类号
S646.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循环农业强调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及空间资源、环境因子的高效利用。通过在北京郊区试验区利用板栗树修剪下来的树枝制作栗蘑栽培菌棒,将栗蘑菌棒栽培在面积巨大的板栗林下试验,同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林下栗蘑栽培技术要求,能收获可观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北京郊区栽培栗蘑,每667m2纯收益达到9000元。林下栽培栗蘑不但能够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同时体现了循环农业的精髓。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53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循环农业100问.[M].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组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灰树花与杨树菇生产全书.[M].杨国良;陈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新编食用菌生产技术图解.[M].潘崇环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   灰树花固态培养料成分和原料的筛选与优化研究 [J].
许会才 ;
王卫国 ;
侯启昌 ;
赵永亮 .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03) :175-177
[5]   营养及环境因子对灰树花生长的影响 [J].
冉祥春 ;
朱志刚 .
浙江食用菌, 2008, (03) :20-22
[6]   灰树花脱袋覆土立埋栽培技术 [J].
卜庆梅 ;
王淑芳 ;
黄清荣 .
北京农业, 2007, (22) :23-24
[7]   利用板栗副产品生产食用菌技术的研究 [J].
杨志斌 ;
徐向阳 ;
胡云三 .
湖北林业科技, 2005, (04) :27-28
[8]   栗蘑人工栽培须把握好“五关” [J].
张连合 ;
尹立红 ;
王随心 .
中国食用菌, 2003, (05) :27-28
[9]   栗蘑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 [J].
暴增海 ;
马桂珍 .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3, (04) :36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