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分析

被引:25
作者
薛伟贤
刘骏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影响因素; 文献计量学方法; 解释结构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05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12 ;
摘要
首先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数字鸿沟的论文作了统计分析,从前人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筛选并确定了数字鸿沟的14个主要影响因素.随后应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14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结果表明信息资源、地理位置、年龄、个人拥有计算机、个人信息技能、个人收入水平是数字鸿沟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信息技术研发投入、信息人才、个人信息意识是中层间接影响因素,教育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相关政策、社会文化是深层根本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正确地理解数字鸿沟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Addressing the digital divide [J].
Cullen, R .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1, 25 (05) :311-320
[2]   我国“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分析 [J].
薛伟贤 ;
王涛峰 .
情报杂志, 2006, (05) :109-111+108
[3]   亚太五国/地区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柯惠新 ;
王锡苓 .
现代传播, 2005, (04) :88-94
[4]   影响美国数字鸿沟的因素分析 [J].
袁勤俭 ;
黄奇 ;
朱庆华 .
情报科学, 2005, (03) :349-354
[5]   “数字鸿沟”的系统反思 [J].
杨凯源 ;
张启人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 (02) :1-9
[6]  
网络经济效应及测度研究.[M].薛伟贤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  
跨越数字鸿沟.[M].胡延平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汪应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