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

被引:25
作者
解佳龙 [1 ]
胡树华 [2 ]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新区; “四力”甄选; 均衡判别; 威弗组合指数;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3.09.016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对高新区示范能力关联要素的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从载体支撑力、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四个维度,设计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指标体系,并采用均衡判别模型和威弗组合指数构建了综合甄选模型;以2007-2011年指标均值为依据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四力"甄选的实证应用,确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佳创建数量为7个,选定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天津和西安为重点建设对象,并结合各高新区"四力"强弱提出了强化示范效应的政策建议;"四力"甄选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新区示范能力诊断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412 / 14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DEMATEL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J].
张颖 ;
胡树华 ;
陈波 .
特区经济, 2012, (09) :260-262
[2]   长江三角洲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J].
谢守红 ;
计林平 ;
丁卉 .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 (03) :111-118
[3]   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的因子聚类分析 [J].
汪海凤 ;
赵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2, 31 (02) :270-278
[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研究 [J].
解佳龙 ;
胡树华 ;
蒋园园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12) :101-108
[5]   高新区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研究 [J].
郭丕斌 ;
周喜君 ;
王其文 .
中国软科学, 2011, (05) :94-99
[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 [J].
贺正楚 ;
吴艳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5) :678-683+721
[7]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研究 [J].
胡树华 ;
解佳龙 ;
王松 ;
王姣 .
软科学, 2011, 25 (05) :53-56
[8]   基于“四三结构”模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J].
胡树华 ;
王松 ;
邓恒进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9) :29-32
[9]   我国国家高新区马太效应研究——兼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 [J].
王松 ;
胡树华 .
中国软科学, 2011, (03) :97-105
[10]   技术创新资源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绩效的影响:来自52个国家高新区的证据 [J].
徐二明 ;
杨正沛 ;
奚艳燕 .
科学管理研究, 2011, 29 (01) :1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