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索洛余值”改进模型的山东省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被引:11
作者
廖先玲
姜秀娟
赵峰
何静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关键词
山东省; 技术进步贡献率; 索洛余值法; 分布滞后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逐渐由原来的物质要素转向技术进步因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成为判定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指标之一。引入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索洛余值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符合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并运用改进模型对1991-2008年山东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不高,但长期来看呈上升趋势。最后提出了促进山东省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索洛余值法”估计的一种改进 [J].
苗敬毅 ;
刘应宗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 (02) :20-27
[2]   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局限与改进 [J].
陈颖 ;
李强 .
科学学研究, 2006, (S2) :414-420
[3]   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 [J].
徐瑛 ;
陈秀山 ;
刘凤良 .
经济研究, 2006, (08) :93-103+128
[4]   对Solow-Swan增长理论解释的修正——兼考察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J].
童星 .
商业研究 , 2006, (08) :12-14
[5]  
山东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山东省统计局编, 2004
[6]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 商务印书馆[美]索洛(Solow,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