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空间网络研究

被引:8
作者
郭建科
韩增林
单良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创新空间网络; 创新空间载体; 产业园区; 整合模式;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12.08.053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当今世界发达城市的经济活力越来越体现在某些高度依赖创新的产业活动上。城市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给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商业化应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随着创新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和主要驱动力,全国掀起了一场广泛的城市创新运动。另一方面,创新和技术进步只有充分扩散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经济的影响。正如空间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重要的,创新扩散也离不开空间的作用。如何将创新驱动与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结合起来,推动创新在城市系统内部这个特有尺度内实现有效集聚与扩散,提高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效能,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对城市创新空间网络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连的实例,提出了城市创新空间网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并构建了城市创新空间的营造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77-190
[2]   我国四大城市区域创新空间极化趋势的比较研究 [J].
宋丽思 ;
陈向东 .
中国软科学, 2009, (10) :100-108
[3]   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空间形态结构研究 [J].
曾鹏 ;
曾坚 ;
蔡良娃 .
建筑学报, 2008, (08) :34-38
[4]   “空间”和创新扩散 [J].
王飞 .
商场现代化, 2007, (02) :394-395
[5]   点-链-群:三层创新网络勾画创新城市 [J].
毛荐其 ;
俞国方 .
中国软科学, 2006, (11) :137-140
[6]   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 [J].
杨冬梅 ;
赵黎明 ;
闫凌州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8) :97-101
[7]   论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 [J].
曾刚 ;
林兰 ;
樊鸿伟 .
世界地理研究, 2006, (01) :1-8
[8]   不同空间尺度的技术扩散影响因子研究 [J].
曾刚 ;
林兰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2) :22-27
[9]   北京与上海创新性产业比较研究 [J].
童昕 ;
王缉慈 .
城市规划, 2005, (04) :35-40
[10]   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J].
王君 .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81)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