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2004年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的统计特征

被引:28
作者
史湘军
智协飞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阻高; 地理分布; 年际变化; 季节内变化;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7.03.007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阻高的天气学定义,利用1950—2004年NCEP/NCAR 500 hPa逐日位势高度场、风场再分析资料,检索出近55 a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出现阻高1 169次。统计表明,阻塞高压中心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理差异。春季阻高活动多集中在乌拉尔山地区;夏季阻高活动频繁,阻塞形势复杂,阻高频繁活动区域有4个,分别是乌拉尔山地区、贝加尔湖以西地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秋季是阻高发生最少的季节;冬季阻高高发区位于乌拉尔山附近。贝加尔湖地区仅夏季出现阻高的日数就占到全年的69%。夏季欧亚大陆阻塞高压中心逐日累积频次存在明显的随时间东传特征。55 a中平均每年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上空有11 d存在双阻形势,占夏季阻高日数的1/5左右。欧亚大陆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不同地区的年际变化特征各有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38 / 3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亚洲夏季西风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刘飞 ;
何金海 ;
姜爱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4) :517-525
[2]   近30年夏季亚欧大陆中高纬度阻塞高压的统计特征 [J].
李峰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4, (03) :347-354+324
[3]   夏季东亚阻塞高压指数研究 [J].
杨义文 .
气象, 2003, (09) :3-7
[4]   东亚阻塞高压对我国降水影响的诊断分析研究 [J].
陈希 ;
孙照渤 ;
沙文钰 ;
朱伟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3) :330-337
[5]   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气象学报, 1998, (02) :72-84
[6]   北太平洋夏季大气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及其对中国天气的影响 [J].
张存杰 ;
吴洪宝 ;
王盘兴 ;
章基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3) :15-25
[7]   阻塞高压活动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中国某些地区旱涝的影响 [J].
张培忠,杨素兰 .
气象学报, 1996, (05) :633-640
[8]   亚洲东部的阻塞形势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J].
汤懋苍 .
气象学报, 1957, (04) :282-293
[9]   亚洲中纬度区域阻塞形势的统计研究 [J].
周晓平 .
气象学报, 1957, (01) :75-85
[10]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blocking as simulated by 15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in the period 1979–1988[J] . F. D’Andrea,S. Tibaldi,M. Blackburn,G. Boer,M. Déqué,M. R. Dix,B. Dugas,L. Ferranti,T. Iwasaki,A. Kitoh,V. Pope,D. Randall,E. Roeckner,D. Strauss,W. Stern,H. Van den Dool,D. Williamson.Climate Dynamics . 199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