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被引:47
作者
高新才
杨芳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位熵; 城市; 城市流; 外向功能量;
D O I
10.13885/j.issn.1000-2804.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利用城市流模型分析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0个城市的对外联系功能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外向部门的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总体偏低且呈现东高西低格局,西部段中心城市的作用不够突出,较多城市存在城市流强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最后,从交通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城市流强度结构改善等方面,提出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考量、前景展望与建设思路 [J].
何义霞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 (04) :76-80
[2]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共享繁荣发展新机遇 [J].
李朴民 .
宏观经济管理, 2014, (08) :4-5
[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走廊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4 (04) :32-38
[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J].
程云洁 .
经济纵横, 2014, (06) :92-96
[5]   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的升华 [J].
王之泰 .
中国流通经济, 2014, 28 (05) :11-15
[6]   丝绸之路的价值弘扬与文化旅游的开发及优化 [J].
孙亚辉 .
社会科学家, 2014, (05) :98-101
[7]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8]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通道经济发展 [J].
高新才 .
中国流通经济, 2014, 28 (04) :92-96
[9]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 [J].
白永秀 ;
王颂吉 .
改革, 2014, (03) :64-73
[10]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 [J].
杨恕 ;
王术森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