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对比研究

被引:23
作者
孙晓 [1 ]
佟浩 [2 ]
张曼 [1 ]
王晓航 [3 ]
机构
[1]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循环内科
[2]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工程学教研室
[3]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冠心病; 血脂;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简称冠心病)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炎症因子表达的不同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循环内科冠心病患者中选取伴明确IMT增加或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80例瑞舒伐他汀组(A组)、80例辛伐他汀组(B组),同时选用60名体检健康人(C组)作为对照。用药前和用药后3个月,分别检测血脂、颈动脉彩超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1和MMP9)。结果入组前,与C组相比,A、B两组IMT增加,颈动脉斑块数量增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增高,hs-CRP增加,MMP1和MMP9增加(P<0.05),但A、B两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3个月后,与入组前比较,A、B两组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B组比较,A组颈动脉斑块数量、hs-CRP、MMP1、MMP9明显降低(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明确减缓动脉硬化进程的作用,但瑞舒伐他汀的抗动脉硬化作用更明显,这可能与其强效抗炎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52 / 4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质金属蛋白酶研究进展 [J].
刘巍 ;
Sally A.Huber ;
李淑清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1, 45 (05) :500-503
[2]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对THP-1单核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J].
王梦 ;
吕以杰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 (12) :1136-1140
[3]   冠心病患者血清DNA酶Ⅰ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彭昱东 ;
曾秋棠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01) :55-57
[4]   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和红细胞膜脂肪酸的影响 [J].
龚艺 ;
徐劲松 ;
苏海 ;
王卫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03) :193-195
[5]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 [J].
高润霖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8) :78-79
[6]   Emerging therapies targeting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metabolism and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J].
Duffy, D ;
Rader, DJ .
CIRCULATION, 2006, 113 (08) :114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