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团罚

被引:63
作者
袁曙宏
苏西刚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
关键词
社团; 社团罚; 公私权力; 法律救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我国在社会转型的特定背景下 ,产生了与西方社团性质不同的各种社团 ,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社团罚。面对社团罚给公民、法人权益造成的损害 ,我国法学理论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 ,法律实践也缺乏迅速有效的制度救济。国内外学界的契约说、社会权利让渡说、社团固有权利说、国家授权说等各种观点 ,均无法正确阐释我国社团罚权力的本质。我国社团罚权力的本质是公私权力的混合 ,社团罚中存在着变相行政处罚、设定和实施民主性不足、法律救济缺失等问题 ,应当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方面 ,科学构建对我国社团罚进行法律控制的平衡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7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法治的自治基础与自治的法治保障.[N].姜明安;.法制日报.2002,
[2]  
民法总则.[M].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  
审理名誉权案件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梁书文等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4]  
中国社团改革.[M].王名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德国民法总论.[M].(德)迪特尔·梅迪库斯(DieterMedicus)著;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
[6]  
行政处罚的创设、实施和救济.[M].袁曙宏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7]  
自由主义.[M].(英) 霍布豪斯; 著.商务印书馆.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