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梗死部位、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被引:33
作者
蔡楠
何飞
王芳
顾双双
张秋灵
王军
蒋敏
机构
[1] 南京鼓楼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 神经功能缺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与梗死灶部位、体积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ACI患者(观察组)及97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依据梗死部位将观察组分为皮层梗死组25例及皮层下梗死组78例,依据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69例、中梗死组16例、大梗死组18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68例、中型组32例、重型组3例,检测各组血清NSE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NSE水平[(17.56±5.88)ng/m L]明显高于对照组[(10.95±2.13)ng/m L](P<0.05);皮层梗死组血清NSE水平[(22.16±6.17)ng/m L]明显高于皮层下梗死组[(16.09±4.99)ng/m L](P<0.05);大梗死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23.65±6.13)ng/m L]要明显高于中梗死组[(19.27±6.19)ng/m L]及小梗死组[(15.58±4.42)ng/m L](P均<0.05);中梗死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要明显高于小梗死组(P<0.05);轻型组血清NSE水平为[(17.08±5.43)ng/m L],中型组[(18.36±6.92)ng/m L],重型组[(19.90±3.01)ng/m L],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梗死体积的大小与血清中NSE水平存在正相关(r=0.386,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尽管不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其升高水平与梗死部位、梗死体积大小显著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急性脑梗死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质量浓度与病情及预后关系研究 [J].
赵蕗 ;
韩冬 ;
冯娟 ;
翟志永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4, 34 (05) :484-487
[2]   NIHSS的再评价 [J].
常思远 ;
许予明 .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 6 (04) :305-308
[3]   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J].
王晓明 ;
张国元 ;
许可 ;
陈建业 ;
杨德本 ;
不详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2005, (09) :572-573
[4]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J].
陈俊 ;
何国厚 ;
余绍祖 ;
江荣翠 ;
胡秀学 ;
黎华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 (01) :72-74
[5]   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赵庆杰 ;
曹绪政 ;
赵志林 ;
刚宝芝 ;
潘欣蓉 .
中国急救医学, 2003, (01) :19-20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脑损伤 [J].
王中原 ;
陈光辉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0, (04) :250-253
[8]  
Short-term 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and S100B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J] . Clinical Biochemistry . 2012 (16-1)
[9]   Nucleosomes as a new prognostic marker in early cerebral stroke [J].
Geiger, Sandra ;
Holdenrieder, Stefan ;
Stieber, Petra ;
Hamann, Gerhard F. ;
Bruening, Roland ;
Ma, Jun ;
Nagel, Dorothea ;
Seidel, Dietrich .
JOURNAL OF NEUROLOGY, 2007, 254 (05) :617-623
[10]  
Serum neurone‐specific enolase as an indicator of stroke volume[J] . R. T.CUNNINGHAM,M.WATT,J.WINDER,S.McKINSTRY,J. T.LAWSON,C. F.JOHNSTON,S. A.HAWKINS,K. D.BUCHANAN.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