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低强度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

被引:10
作者
唐欧杉
成银宏
陈丽娜
陈钟良
周浩亮
陶枫
秦丰明
机构
[1] 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出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年龄80岁及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低强度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年龄80岁及以上住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80例,随机抽签分为低强度和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低强度组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6~2.0,标准强度组目标INR 2.0~3.0。主要观察终点为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各种出血并发症及各种栓塞事件发生率;次要观察为INR达标需要的华法林剂量,随访中INR>3.0的测定次数。结果两组患者均在半个月内达标,其后随访1年,随访期间低强度组和标准强度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4%(4/90)与3.3%(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种出血事件低强度组低于标准强度组,分别为5.6%(5/90)与16.7%(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华法林使用剂量低强度组低于标准强度组,分别为(1.55±0.63)mg与(2.31±0.5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INR>3.0的次数低强度组亦少于标准强度组(P<0.05)。结论在年龄80岁及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采用目标INR1.6~2.0低强度抗凝治疗,较常规标准抗凝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事件及风险明显减少。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周自强 ;
胡大一 ;
陈捷 ;
张仁汉 ;
李奎宝 ;
赵秀丽 .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07) :15-18
[2]   华法林对中国人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J].
孙艺红 ;
胡大一 .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04)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