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森林植被及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

被引:10
作者
程积民 [1 ,2 ]
金晶炜 [1 ,2 ]
田瑛 [3 ]
李伟 [1 ,2 ]
张义 [2 ]
高阳 [4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宁夏固原市林业局
[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碳; 植被; 土壤; 森林; 碳含量; 碳密度; 土壤容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以及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结果,对宁夏地区不同森林群落碳密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林各植被层碳密度均值的大小顺序为:乔木层(57.66 Mg/hm2)>细根(8.39 Mg/hm2)>凋落物层(8.34 Mg/hm2)>草本层(0.23 Mg/hm2)>灌木层(0.20 Mg/hm2),乔木层生物量碳密度占植被层总碳密度的77.06%;2)土壤碳密度均值在170.15~354.29 Mg/hm2间变化,以罗山油松+山杨林最高,贺兰山青海云杉林最低,就土层垂直分布来讲,50~100 cm土层碳积累最多,占整个剖面土壤碳密度的40%左右;3)各天然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均值变化范围为221.63~444.77 Mg/hm2,在罗山油松+山杨林最大,六盘山华山松+少脉椴林最小;4)宁夏天然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是生物量碳密度的4.09倍,由于土壤碳库稳定性高于地上植被碳库,土壤碳密度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森林土壤碳储量与土壤碳过程研究进展 [J].
刘世荣 ;
王晖 ;
栾军伟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437-5448
[2]   鄱阳湖滨带优势灌木种群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氮的关系 [J].
王潜 ;
李海涛 ;
梁涛 ;
朱璐平 ;
顾晨洁 .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19) :60-67
[3]   林窗与凋落物对人工云杉林早期更新的影响 [J].
胡蓉 ;
林波 ;
刘庆 .
林业科学, 2011, 47 (06) :23-29
[4]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适应多样性 [J].
孟和 ;
斯琴高娃 ;
娜仁花 ;
高润宏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 (02) :277-281
[5]   近30年宁夏森林资源的发展变化分析 [J].
王东清 ;
李国旗 .
林业调查规划, 2010, 35 (05) :98-102
[6]   宁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研究 [J].
孙颖 ;
王得祥 ;
张浩 ;
李志刚 ;
魏耀锋 ;
胡天华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2) :91-97
[7]   黄土高原不同密度刺槐(Robinia pseudoacia)林地水分生产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J].
李军 ;
王学春 ;
邵明安 ;
赵玉娟 ;
李小芳 .
生态学报, 2008, (07) :3125-3142
[8]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研究 [J].
程堂仁 ;
马钦彦 ;
冯仲科 ;
罗旭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1) :31-36
[9]   森林凋落物对林地微生境的影响 [J].
潘开文 ;
何静 ;
吴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153-158
[10]   中国植被和土壤碳贮量 [J].
李克让 ;
王绍强 ;
曹明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