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异质性研究——兼议金融发展与美英日等国的“逆向而行”

被引:8
作者
郭祎 [1 ]
庆贺 [2 ]
机构
[1] 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英国萨里大学
关键词
金融化异质性; 非金融企业; 国际比较; 脱实向虚; 家庭金融化;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18.04.008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发达国家有着显著的不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有放缓趋势,而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则不断加剧;发达国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更多表现为红利收支的增加,而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主要表现在利息收支的增加;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水平显著较高。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表现出异质性的原因在于,不同于发达国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推动金融部门转型和经济金融化的逻辑,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金融化的显著加剧推动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进程,金融部门转型和影子银行发展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创造了条件,同时促进家庭金融化同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研究.[D].邓迦予.西南财经大学.2014, 02
[2]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和原因研究.[D].许新强.西南财经大学.2014, 02
[3]   过度金融化问题 [J].
刘锡良 .
财经科学, 2017, (05) :22-24
[4]   银行业回归本源:转型同时纠正过度金融化 [J].
王刚 .
中国银行业, 2017, (04) :22-24
[5]   中国实业投资率下降之谜:经济金融化视角 [J].
张成思 ;
张步昙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32-46
[6]   中国金融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J].
陈享光 ;
郭祎 .
学习与探索, 2016, (12) :94-103+176
[8]   非货币金融资产和经营收益率的U形关系——来自我国上市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化证据 [J].
宋军 ;
陆旸 .
金融研究, 2015, (06) :111-127
[9]  
Financialisation and the slowdown of accumulation.[J].Engelbert Stockhammer.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
[10]   Financial systems, corporate control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J].
Aglietta, M ;
Breton, R .
ECONOMY AND SOCIETY, 2001, 30 (04) :433-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