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食品市场交易的政府监管机制——现代食品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设计

被引:8
作者
李静 [1 ,2 ]
陈永杰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匿名交易; 监管型政府; 瘦肉精;
D O 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F426.82 [];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5 ; 0202 ;
摘要
在现代食品市场的匿名交易制度下,消费者需要透明的信息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中国现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是微观行政管理式的,导致监管部门关注自身职能与权力的边界,而非宏观交易规则的制定与维护。这种情况在瘦肉精这一合法化工品被非法用到食品领域时更为突出。首先,现有的微观分段监管方式不能跨到化工领域进行监管,也缺少和化工行业主管部门跨部门协调或者合作的机制。其次,地方食品监管部门因隶属于地方政府,缺乏执法独立性;在中国还没有把环保问题提上日程时,地方政府往往牺牲社会效益换取地方经济增长,导致食品监而不管。最后,即使有心监管,在以"发证"为特征的"有限准入"的监管方式下,监管部门并不能防止入市后企业的违法行为;而不切合实际的"零食品安全事故"的目标设定,导致一线监管人员监管成效低下。鉴于此,真正的监管型食品安全政策应该回归宏观政策制定,通过规则类政策,促成市场机制的建立,让消费者用脚投票,从而实现食品市场的优胜劣汰,而非人为的关停整改。为此,要转变政府的监管职能,将具体的微观行政管理行为转变为加强市场信息透明度的宏观规制规则的制定与维护,即建立"监管分设、多元监督、信息对称"的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持续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行动框架——以社会政策学为视角 [J].
岳经纶 ;
邓智平 .
探索与争鸣, 2011, (10) :48-52
[2]   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痼疾及其纠治——对毒奶粉卷土重来的剖析 [J].
刘亚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3) :84-93
[3]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有效性分析——基于对中国奶业监管的考察 [J].
李静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4 (02) :88-91
[4]  
我国医药中间体发展现状.[J].金秋;.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7, 02
[5]   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对天津消费者的调查与分析 [J].
张晓勇 ;
李刚 ;
张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4, (01) :14-21+80
[6]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
[7]  
食品战争.[M].(英) 朗; (英) 希斯曼;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8]  
社会服务.[M].岳经纶; 刘洪; 黄锦文; 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9]  
打破恶性循环.[M].(美) 布雷耶; 著.法律出版社.2009,
[10]  
Whistle Blowing: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False Claims Act.[J].Ben Depoorter;Jef De Mot.Supreme Court Economic Review.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