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DA的我国省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1
作者
丁建军 [1 ]
李峰 [2 ]
曾象云 [1 ]
机构
[1] 吉首大学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可持续性; 改善;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自相关;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3.04.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1990—2007年间,我国30个省区市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这种不平衡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自我强化和累积因果效应;Moran’s I统计分析表明省域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考察期间呈现出可持续性改善程度相似省域彼此集聚的趋势,而政策空间外部性导致的策略性行动可能是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域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改善程度相对较高,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也可能受周边区域的影响而重视改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GeoDA的哈大齐工业走廊GDP空间关联性 [J].
万鲁河 ;
王绍巍 ;
陈晓红 .
地理研究, 2011, 30 (06) :977-984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以山东为例 [J].
马浩 .
管理现代化, 2010, (05) :42-44
[3]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在辽宁省的应用 [J].
狄乾斌 ;
韩增林 ;
孙迎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288-294
[4]   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J].
付昆 .
商场现代化, 2009, (03) :251-252
[5]   中国省域R&D活动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J].
苏方林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6) :52-56
[6]   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来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J].
刘铮 .
经济纵横, 2008, (05) :32-34+127
[7]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J].
宋魁 .
经济师, 2006, (09) :281+283-281
[8]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蒲英霞 ;
葛莹 ;
马荣华 ;
黄杏元 ;
马晓冬 .
地理研究, 2005, (06) :965-974
[9]   中国SARS疫情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J].
范新生 ;
应龙根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282-291
[10]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述评 [J].
任保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5)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