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生产模型及应用:Ⅰ.模型

被引:4
作者
李振山 [1 ]
张琦峰 [1 ]
王涛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农牧业生产; 模型; 有效劳动; 固定资本; 生产费用; 土地生产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1 [农业数学];
学科分类号
09 ;
摘要
农牧交错区的农牧业生产系统是一个受到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对其模型化需要建立分层系列模型。以农业经济学和土地资源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风沙科学研究的有关结论以及深入的综合分析,得到了一套包含25个基本变量的农牧业生产数学模型。次一级的模型包括有效劳动模型、固定资本模型、生产费用模型和土地生产潜力模型。在土地生产潜力模型中专门考虑了土地利用类型及沙漠化程度的影响,以确保模型的适用性。基于这套模型可以对农牧业生产的诸多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科尔沁地区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J].
葛小东 ;
李振山 ;
倪晋仁 .
中国沙漠, 2006, (05) :722-728
[2]   科尔沁地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分析 [J].
王涛 ;
吴薇 ;
赵哈林 ;
胡孟春 ;
赵爱国 .
中国沙漠, 2004, (05) :3-12
[3]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沙漠化逆转的影响 [J].
徐海量 ;
陈亚宁 ;
雷加强 .
中国沙漠, 2004, (02) :61-64
[4]   近50a来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J].
吴薇 .
中国沙漠, 2003, (06) :43-48
[5]   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J].
杨秀春 ;
朱晓华 ;
严平 .
中国沙漠, 2003, (06) :88-93
[6]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地沙漠化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J].
刘毅华 ;
董玉祥 .
中国沙漠, 2003, (04) :21-26
[7]   农业生产作物优化组合模型 [J].
玛库罗娃A.T ;
徐海燕 .
节水灌溉, 2003, (03) :6-7+16
[8]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 [J].
王涛 ;
吴薇 ;
薛娴 ;
张伟民 ;
韩致文 ;
孙庆伟 .
中国沙漠, 2003, (03) :24-29
[9]   农牧交错带典型偏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以奈曼旗尧勒甸子村为例 [J].
赵杰 ;
赵士洞 .
中国沙漠, 2003, (01) :75-80
[10]   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 [J].
王乃昂 ;
赵强 ;
胡刚 ;
谌永生 .
中国沙漠, 2003, (01) :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