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陆海空天融合通信网络架构

被引:11
作者
李妍 [1 ]
范筱 [1 ]
黄晓明 [2 ]
夏明华 [1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关键词
融合通信; 3D网络建模; 频率规划; 移动性管理; 平流层通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929.5 [移动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402 ; 080904 ; 0810 ; 081001 ;
摘要
为了实现全球化的无缝网络覆盖,陆、海、空、天四位一体化融合通信已成为未来6G通信的发展趋势。对陆海空天一体化通信的网络架构及对应的关键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与设计,并进行一项平流层通信试验案例分析。首先,简要回顾陆海空天融合通信的的发展背景;其次,详细讨论陆海空天融合通信系统的三项关键技术:3D网络建模、频率规划以及移动性管理,特别地,强调一种基于Binomial-Delaunay四面体的新型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进一步讨论了频率规划方案和节点综合移动模型;然后,扼要讨论3D网络中的无人机信道建模、动态频谱资源共享、干扰管理和基于AI的网络设计等四项关键技术;最后,作为空间网络架构演进中的一环,提出一种分层、异构式融合通信网络架构,并展示一个近期完成的平流层通信试验。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5+125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6G移动通信网络:愿景、挑战与关键技术 [J].
赵亚军 ;
郁光辉 ;
徐汉青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9, 49 (08) :963-987
[2]   海洋通信的发展现状与时代挑战 [J].
夏明华 ;
朱又敏 ;
陈二虎 ;
邢成文 ;
杨婷婷 ;
温文坤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7, 47 (06) :677-695
[3]  
Subcarrier allocation based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algorithm in 5G cooperative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J] . Zhenyu Na,Yuyao Wang,Xiaotong Li,Junjuan Xia,Xin Liu,Mudi Xiong,Weidang Lu.&nbsp&nbspPhysical Communication . 2018
[4]   Random waypoint model in n-dimensional space [J].
Hyytiä, E ;
Virtamo, J .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 2005, 33 (06) :567-571
[5]  
Artifi cial intelligence-enabled cellular networks A critical path to beyond-5G and6G .2 S R,L L,C V,et al. IEEE Trans.Wireless Commun . 2020
[6]  
How CoMP can extend 5G NR to high capacity and ultra-reliable communications? .2 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 https://www.qualcomm.com/media/documents/files/how-compcan-extend-5g-nr-to-high-capacity-and-ultra-reliablecommunications.pdf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