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复合有效部位抗HIV-1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9
作者
彭宗根
秦德华
滕立
高雷
蒋建东
陈鸿珊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丹参; 有效部位; 抗艾滋病病毒1型活性; 协同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和评价云南丹参复合有效部位(DS-MEF)的抗艾滋病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1)活性。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3H掺入法、荧光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测定其对HIV-1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的抑制作用;采用传代人T淋巴细胞MT-4细胞、慢性HIV-1ⅢB感染传代人T淋巴细胞H9细胞和健康人新鲜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HIV-1实验室传代的ⅢB病毒株和临床分离的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敏感株018a及AZT耐药株018c感染细胞测定其对细胞的毒性和在细胞培养内对HIV-1P24的抑制作用;灌胃或腹腔注射1次不同剂量DS-MEF后测定其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DS-MEF抑制HIV-1整合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59±0.50)mg/L、(27.39±11.18)mg/L和(9.38±2.45)mg/L;对MT-4细胞毒性的半数有毒浓度(50%toxic concentration,TC50)为(13.19±6.07)mg/L,抗HIV-1活性的IC50为(0.224±0.163)mg/L,选择指数(selected index,SI)为58.7;在HIV-1ⅢB慢性感染的H9细胞培养内对细胞毒性的TC50为(18.11±9.84)mg/L,抑制HIV-1P24抗原的IC50为(17.230±21.114)mg/L,SI为1.1。对PBMC细胞毒性的TC50为(288.70±0.08)mg/L,抑制AZT敏感株HIV-1018a的IC50为(26.42±11.16)mg/L,SI为10.9,抑制AZT耐药株HIV-1018c的IC50为(27.87±5.35)mg/L,SI为10.4;与AZT和奈韦拉平均有协同抗HIV-1的作用,联合指数分别为0.78和0.67。灌胃20g/kg DS-MEF对小鼠无明显毒性,无毒剂量>20g/kg,腹腔注射后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为1.18g/kg。结论DS-MEF毒性小,具有多环节多功能地抑制HIV-1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高通量荧光底物HIV-1蛋白酶模型的建立 [J].
董飚 ;
章天 ;
陶佩珍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05) :402-405
[2]   HIV-1整合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J].
郭志敏 ;
陈鸿珊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2, (02) :19-23
[3]   重组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逆转录酶的纯化及其动力学性质 [J].
贾红伟 ;
陶佩珍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8, (02) :43-46
[4]   中药丹参体内外抗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简报) [J].
陈鸿珊,阎旭光,张兴权,滕立,李壮,卢耀增,吴小闲,陈湘红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6, (06) :481-481
[5]  
Plant substances as anti-HIV agent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putative mechanism of action. Cos P, Maes L, Vanden Berghe D, Hermans N, Pieters L, Vlietinck A.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