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

被引:62
作者
王顺久
杨志峰
丁晶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四川大学水电学院北京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成都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承载力; 投影寻踪;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较大。对于整个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指标贡献率分析表明,为了提高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地下水以外的"开源"工程建设、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以及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等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张丽 ;
董增川 ;
张伟 .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04) :1-4+63
[2]   物元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门宝辉 ;
王志良 ;
梁川 ;
付强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01) :34-37
[3]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及其应用 [J].
王顺久 ;
张欣莉 ;
丁晶 ;
侯玉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2, (06) :53-55+61
[4]   基于最大可支撑人口的水资源量承载能力分析 [J].
王煜 ;
黄强 ;
刘昌明 ;
侯传河 ;
杨立彬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6) :54-57
[5]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J].
王煜 ;
杨立彬 ;
张新海 ;
侯传河 ;
何宏谋 ;
乔西现 ;
孙寿松 .
水科学进展, 2001, (04) :523-529
[6]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J].
汤奇成 ;
张捷斌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3) :226-232
[7]   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J].
张鑫 ;
王纪科 ;
蔡焕杰 ;
王正兴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3) :24-27
[8]   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及提高承载力的途径 [J].
张鑫 ;
王纪科 ;
周建召 .
地下水, 2001, (02) :65-66+75
[9]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分析 [J].
秦莉云 ;
金忠青 .
水文, 2001, (03) :14-17
[10]   陕西关中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J].
蒋晓辉 ;
黄强 ;
惠泱河 ;
薛小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3) :3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