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以富锦市为例

被引:8
作者
苗正红 [1 ]
杨清臣 [1 ]
邱中军 [1 ]
毕强 [1 ]
王宗明 [2 ]
机构
[1]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GIS; 土壤有机碳; 地统计学; 土地利用;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6.004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1980年和2010年富锦市土壤有机碳数据,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表层(0—3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富锦市土壤有机碳库(0—30cm)在1980—2010年期间呈现降低趋势,1980年富锦市土壤有机碳库为107.12Tg C,2010年富锦市土壤有机碳库为94.39Tg C,三十年间减少了13.49%。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的沼泽湿地、旱地和草地减少。而分布在北部地区水田、林地和水体的面积均有所增加。两期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沼泽湿地>林地>草地>水田>旱地。沼泽湿地开垦和旱地改水田是影响富锦市土壤有机碳储量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水田化进程中的富锦市耕地景观格局演化规律[J]. 杜国明,潘涛,尹哲睿,董金玮.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1)
[2]   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组成特点 [J].
汪明霞 ;
朱志锋 ;
刘凡 ;
谭文峰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06) :24-28
[3]   喀斯特地区烟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J].
腊贵晓 ;
顾怀胜 ;
刘国顺 ;
李祖良 ;
翟欣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3) :48-53
[4]  
上海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氮特征[J]. 史利江,郑丽波,梅雪英,俞立中,贾正长.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9)
[5]   Profile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an Aquic BrownSoil as Affected by Land Use [J].
JIANG Yong ZHANG Yuge LIANG Wenju and WEN Dazhong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PRChinaCollege of Land and Environment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PRChina .
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 2005, (03) :41-48
[6]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转变与碳循环 [J].
周广胜 ;
王玉辉 ;
蒋延玲 ;
杨利民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2) :250-254
[7]  
黑龙江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黑龙江省统计局, 2010
[8]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政权编著, 1999
[9]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in croplands of the black soil region, Northeast China[J] . Dianwei Liu,Zongming Wang,Bai Zhang,Kaishan Song,Xiaoyan Li,Jianping Li,Fang Li,Hongtao Dua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5 (1)
[10]   Airborne digital camera image semivariance for evaluation of forest structural damage at an acid mine site [J].
Lévesque, J ;
King, DJ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999, 68 (02) :1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