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24
作者
潘安兴
王芳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熵值法; 四川省;
D O I
10.13427/j.cnki.njyi.2008.07.074
中图分类号
F303.4 [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5年四川省21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甘孜州、雅安市以及资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3位,攀枝花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其次,进行了障碍因素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J].
郑利霞 ;
周琳琳 ;
张树礼 .
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7, (01) :19-22
[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J].
丁勤仙 ;
张文开 .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 :102-107
[3]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J].
冯艳飞 ;
贺丹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6) :177-179
[4]   云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J].
戴丽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86-91
[5]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J].
马其芳 ;
黄贤金 ;
彭补拙 ;
翟文侠 ;
刘林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97-105
[6]   资源循环型农业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J].
王鲁明 ;
王军 ;
徐少才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2) :27-30
[7]   民族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J].
袁久和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 (06) :28-30
[8]   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 [J].
楚永生 ;
初丽霞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3) :199-202
[9]   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 [J].
宣亚南 ;
欧名豪 ;
曲福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2) :27-31
[10]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J].
彭补拙 ;
安旭东 ;
陈浮 ;
濮励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