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公司生产率——对母公司特征和子公司进入策略的考察

被引:32
作者
袁东 [1 ,2 ]
李霖洁 [3 ]
余淼杰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3]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外向型对外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层面证据; 母公司特征; 子公司进入策略;
D O I
10.14116/j.nkes.2015.03.003
中图分类号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基于2002—2008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公司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着重考察了母公司特征和子公司进入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本文运用扩展的Olley-Pakes(1996)方法来估算企业生产率,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考察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生产率效应,得到了如下结论:(1)总体而言企业生产率确实能够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从首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后一年开始其生产率会显著高于无对外投资的企业。这种生产率效应会因母公司特征和子公司进入策略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2)对于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其生产率提升效应从投资当年就开始显著;且这种生产率效应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3)投资到OECD国家的企业生产率获益会高于投资到非OECD国家的企业。绿地投资能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而兼并收购会给母公司带来更大挑战,但对能够在较长期成功应对挑战的母公司会带来更大的生产率获益。最后,本文还运用不同的生产率度量方法和实证估计方法检验了本文主要结论的稳健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8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 [J].
毛其淋 ;
许家云 .
世界经济, 2014, 37 (08) :98-125
[2]   我国技术研发型外向FDI的“生产率效应”——来自工业企业的证据 [J].
蒋冠宏 ;
蒋殿春 ;
蒋昕桐 .
管理世界, 2013, (09) :44-54
[3]   企业生产率和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田巍 ;
余淼杰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383-408
[4]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 [J].
韩国高 ;
高铁梅 ;
王立国 ;
齐鹰飞 ;
王晓姝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18-31
[6]   企业FDI微观绩效的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J].
常玉春 .
经济评论, 2010, (04) :154-160
[7]   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 [J].
赵伟 ;
古广东 ;
何元庆 .
管理世界, 2006, (07) :53-60
[8]  
中国经济专题[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 2012
[9]  
Exports and Credit Constraints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 . Robert C. Feenstra,Zhiyuan Li,Miaojie Yu.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14 (4)
[10]   Productivity and firm size in India [J].
De, Prabal K. ;
Nagaraj, Priya .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4, 42 (04) :891-907